宁“镜”致远 My Cloud Mirror个人云首测
-
0
-
0
+1 你赞过了
0
0
+1 你赞过了
个人数据大爆发时代已经来临,您是否还依旧怀揣着移动硬盘?中国拥有全球最慷慨的云存储供应商,免费存储空间均上升到TB级别。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这句古话是否会让你更深入的思考为何中国的网盘能提供多达TB级别的免费存储空间呢?没错,价值在于您上传到网盘上的个人敏感数据。
西部数据双盘位个人云--My Cloud Mirror
除了隐私数据安全的因素之外,便捷的网盘其实也并不那么便捷。有限的上传带宽以及限制单个上传文件的大小,都无法让我们满足的将数据迁移和冷数据舒心的存放于网盘内,为何不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盘呢?
标配两块NAS级红盘
自2014年初西部数据发布My Cloud系列个人云产品之后,就打开了全民个人云存储普及的热潮,而不久之前希捷再次更新My Cloud系列消费级个人云产品,推出搭载双盘位的My Cloud Mirror,从单盘位进阶到双盘位除了盘位数的增加之外,功能上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实用。
My Cloud Mirror采用相同的书本式造型,白色与灰色的冲撞让My Cloud Mirror拥有干练和稳重的视觉印象。依旧采用全天候运行机制,整个My Cloud Mirror无任何按键布局,用户仅需登录My Cloud应用程序即可在所有功能间切换。My Cloud Mirror提供4TB、6TB、8TB三种容量选择,并以双盘位方式进行售卖。
熟悉的书本式结构
双USB3.0接口+千兆网口
Mirror顾名思义,My Cloud Mirror拥有强大的数据备份功能,然而不仅仅拥有备份基于双盘位结构My Cloud Mirror提供了RAID 0、RAID1、JBOD和跨盘等丰富的磁盘阵列管理,而这一功能之前只有在归属与专业级的My Cloud EX4上才会搭载。
上下通透散热科学
附赠千兆网线
两块NAS级红盘
目前西部数据My Cloud系列产品均标配西部数据引以为傲的NAS级硬盘红盘,以确保My Cloud Mirror能以24X7全天候稳定的运行。背面则提供了千兆接口以及两个USB3.0接口,也就意味着My Cloud Mirror可提供拥有6GBps传输速率的扩展存储容量,这一变化大大的提升了用户在扩展数据存储管理方面的便捷性。
专为NAS设计硬盘---WD Red
基于NASWare 2.0技术赋予了WD 4TB红盘全新的生命,通过较高的性价比就可以轻松组件家庭数据集中化的NAS网络,让您随时都可以通过iPad、手机、笔记本共享NAS内的设备,丢弃数据线挑选一块好的NAS硬盘很有必要,WD 4TB红盘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在WD官网的产品页面通过点击学习中心即可进入My Cloud Mirror设置教程页面,在这个学习中心用户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教程来轻松设置My Cloud Mirror。My Cloud Mirror在学习中心的帮助下,轻松点击几个下一步就能设置完成,轻松惬意,然后就能够充分享受WD My Cloud Mirror云存储的魅力了。(需要注意的是,My Cloud Mirror和My Cloud是单独两个设置软件,需要分别下载并不通用。)
丰富的应用程序支持
在设置结束之后,会自动安装My Cloud Mirror面板和My Cloud应用程序,My Cloud应用程序就是用户访问My Cloud Mirror的一个平台,用户可通过My Cloud应用程序访问内部的文件。如果您拥有两台以上的My Cloud设备也可以通过My Cloud应用程序在内部进行轻松的存储源切换,便于用户管理您的云数据。
简单的3部设置操作
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
My Cloud应用程序(PC端)
用户通过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实现用户账号管理,设备信息查询、固件更新、存储量实时查询以及存储阵列模式切换等功能。言而简之,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就是My Cloud Mirror的大脑,用户所有自定义操作均可以在整个页面完成。
前文有提到My Cloud Mirror可实现多种磁盘阵列模式之间的切换,My Cloud Mirror开箱默认为RAID 1也就是自动备份模式,该模式独立两块硬盘有效使用容量为标称的一半,此次送测的为4TB版本,也就意味着实际存储空间为2TB,另一个2TB则被用于数据备份,实现既存即备份的过程,最大程度上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除此之外My Cloud Mirror还能在RAID 0、JBOD、跨盘之间切换。
多元化的RAID模式选择
RAID 1标准磁盘阵列的基本标准是数据传输率低和安全性高。符合该标准的磁盘阵列也只能操作两块硬盘,由于它使用了磁盘镜像,提供了冗余容错机制,使得阵列在每次写或更换数据时,同样的操作可发生在另一张磁盘上,即每次操作都能把写往主盘的数据同步地写到镜像盘上,一旦某磁盘失效另一张磁盘将马上接手工作。
RAID 0标准磁盘阵列的基本特点是数据传输率高和安全性低,恰好与RAID 1相反。由于该标准阵列只能操作两块硬盘,并采用了将数据流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数据条块(条块标准:容量一般为64KB,也可以调整为8KB或256KB),然后平均分配给两块硬盘,同时完成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率基本上为两块硬盘传输率之和。虽然这种采用条块化存储数据的方法的传输数据率最快,效率最高,但因没有冗余,是以牺牲RAID的安全性为代价换到的极限性能,因此数据存储可靠性脆弱,一旦阵列中某块硬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也将随之瘫痪。
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如果选择了RAID 0模式,则能实现最为迅捷的数据传输效率;选择RAID 1模式则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你的数据安全,时不时的备份数据让你的数据高枕无忧;JBOD模式则是标准模式可以正常的使用两个硬盘间的所有数据;跨区模式则是将两块硬盘连接在一起使用实现无缝文件保存。
在进行初次设置之后,在桌面上会自动生成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的快捷方式,用户仅需点击即可快速进入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界面友好,在详细信息页为用户提供了容量、设备、用户、共享数等详细信息,并且自动更新固件让用户无需再刻意关注固件的升级情况。
My Cloud Mirror控制面板
详细的信息参数(动态图)
每一个共享文件都能单独配置与管理,包括是否提供媒体服务与是否开启公共访问。对于一款个人双盘位云存储设备,易用性是否出色非常重要。WD My Cloud Mirror网页管理界面整体UI设计友好,配置选项也非常简单,一看即明白,并没有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减少了用户二次学习时间。
在移动设备测试中,我们使用IOS平台作为测试。通过APP SOTRE能够很容易的下载到My Cloud移动客户端。对于无线访问,西数提供了2种远程访问方式,一种为本地局域网直接访问,另一种便是远程授权访问。远程授权访问能够很方便的与朋友同事一起分享My Cloud Mirror之中的文档资料,无论是电影分享还是协同远程工作都非常方便。
My Cloud应用程序(移动端)
与百度云深度合作
对于IOS,支持的文件还是非常可观的,无论是MP3音频文件,图片文件,还是PDF文件,只要iPhone支持,都能够在设备中打开。而更加开放的安卓则无需多说,基本可以通吃了。而外网访问设备速度虽然没有局域网快速,但还是非常可观的。对于图片文档的浏览都丝毫没有问题。
多平台共享可以将碎片文件集中化,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文件共享在个人云存储My Cloud Mirror上,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系统下对数据进行访问和取用。在家庭使用中,你可以通过电脑下载TB级的电影、音乐、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并备份进WD My Cloud Mirror,并在家直接通过WD My Cloud或WD Photos应用程序进行无线访问个人云存储设备,使得家庭娱乐变得更自由,更无线。
用户可通过PC端或移动端远程访问My Cloud Mirror,只要通过授权的账户或是授权代码,即可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远程访问您的My Cloud Mirror。
远程访问仅需账号或授权代码
远程访问由于受到不确定的网络环境因素,传输速度并不稳定。笔者测试了一下,日常传输一些图片和音乐文件还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的,随着与本土最大云商百度云的合作深入,相信未来远程访问的用户体验将变的更好。
My Cloud拥有灵活的大容量存储和多元化的备份功能,多大8TB的容量则能让我们将分散在各处的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而备份则是最佳的集中化管理的首选,除了传统的PC、MAC系统备份之外,My Cloud Mirror还能通过背面两个USB3.0接口备份外置存储的所有资料。
WD Smartware支持产品
云平台的统一备份能够很好的解决碎片化这一问题。WD支持mac与windows双平台备份,一次设置,终身享用,完全静默备份能够让用户完全忘记后台在备份这一件事情。后台备份占用系统资源极低,对于日常使用完全没有影响。能够让人们不自觉的养成备份的好习惯。当用户发生资料丢失的状况时,便能够在备份中重新找回重要资料。
丰富的备份选择
TimeMachine备份(For Mac OS x)
使用WD My Cloud Mirror可实现无线同步备份,Windows可通过WD SmartWare软件进行全盘备份或针对性的文件夹备份;Mac Os系统则可通过TimeMachine搭配WD My Cloud Mirror使用,实现和时间胶囊一样的无线同步备份功能。双系统的支持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对于家中有mac与windows多台电脑的用户来说,无疑这是最佳的备份解决方案。
在My Cloud发布之际西部数据也宣布与本土最大的云商百度云实现深入合作,将百度云植入到旗下个人云存储产品中,完美的打通了公共云和个人云之间的桥梁。
支持多家云商联动
除了之前提供的DropBox之外,用户也可以通过My Cloud应用程序添加百度云网盘,用户可通过My Cloud移动端应用程序访问和浏览自己的百度云网盘,对网盘的文件进行删除或上传、下载到手机端。
打通公共云与个人云的桥梁(动态图)
公共云在性能上还是网络带宽上都是普通个人云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公共云商最明显的优势,百度云还为网盘用户推出了离线下载功能,而离线下载功能虽然方便快捷,但依旧需要用户打开计算机进行操作。而现在通过与WD个人云的结合,用户无需再长时间打开电脑进行操作,只需将需要下载的文件离线下载至百度云,再通过WD客户端,让My Cloud Mirror自动进行下载即可,完全无需电脑即可离线下载至本地,既方便又节能。
基于双盘位的My Cloud Mirror让存储平台变得更为灵活和可靠,对于用户而言存储的都是较为敏感且珍贵的数据,因此消费级个人云存储的安全、简易是未来主流的发展趋势。My Cloud Mirror提供的多元化RAID模式以及双USB3.0接口,搭配丰富的PC端、移动端应用程序,以及作为多媒体服务器搭配iTunes流媒体实用,使得My Cloud Mirror成为家庭娱乐的数据源泉。
DLNA、UPnP认证无缝连接智能播放设备
iTunes多媒体服务器
与公共云相比,My Cloud Mirror在数据安全性及隐私性方面做到的了最好,DLNA和UPnP协议也能很好的与家庭中的游戏机、电视机进行无缝数据支持,丰富了多媒体文件在不同平台的流媒体播放。
西部数据My Cloud Mirror双盘位个人云
未来个人级数据将呈现几何倍的爆发式增长,仅仅是PC内的几块硬盘以不足以应付这突如其来的数据大爆炸时代,个人NAS随着网络环境的良性发展以及个人设备端数量的增加,进入每家每户已经是可以预见的趋势,My Cloud Mirror将这一趋势通过产品本身诉说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能提早进入消费级个人云应用,更早的面对即将来临的个人云数据大爆炸时代
最新资讯
新品评测
0
+1 你赞过了0
闂傚倷鑳堕崕鐢稿疾閳哄懎绐楅柡宥冨妽濞呯娀鏌eΟ鐑樷枙闁哥喎鎳橀弻娑樷枎韫囷絾效缂備胶濯撮幏锟�0闂傚倷绀侀幖顐λ夐敓鐘参ч柛銉厛濞肩娀姊洪懡銈呅$紒韬插€濋獮蹇涙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