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容量与读写性能的策略:SSD中的模拟缓存如何工作
- +1 你赞过了
缓存是选购SSD时非常重要的参考点,可分为DRAM缓存与模拟SLC缓存两类。DRAM与内存类似,用于SSD存储闪存映射表,提升随机读写性能,但在许多非高端定位SSD中被“简配”掉了,有无DRAM缓存于是成为SSD高端与否主要的分水岭。
模拟SLC缓存则是当前几乎所有TLC固态都会采用的策略,因为3D堆叠的NAND闪存颗粒在增加容量的同时读写速度受到了影响,因此需要使用一部分容量模拟SLC的1bit存储方式实现快速连续读写,这一部分容量究竟设置为多少是我们需要具体关注的。
一般采用100GB以内模拟SLC缓存的SSD更适合小文件的连续读写,贴近我们的日常使用场景。优点在于全盘容量使用较多时能够维持满速,例如1T容量的SSD采用100GB模拟SLC,意味着在用户使用容量达到约700GB之前,它都可以对100GB以内的文件进行满速读写。
一些策略更激进的产品采用了全盘模拟SLC,意味着将一块TLC固态硬盘当做容量三分之一的SLC固态硬盘使用,优点在于支持单次满速读写的容量更大,进行大量大文件连续读写,或是跑分时更占优势。缺点则是在占用完三分之一容量后,等待着用户的就是TLC固态硬盘尴尬的缓外速率,不过最近随着3D堆叠的工艺进步,缓外速率也达到了并非不可接受的水平。
对于固态硬盘而言,模拟SLC存储空间的调度是相对动态的,当使用者完成一次文件存入后,固态硬盘会自动将模拟SLC存储空间释放出来,也就是将它们放回常规的TLC存储空间中。如果不这么做,就意味着文件将会占据原本三倍的空间,或者说固态硬盘的标定容量将会是TLC存储模式下的三分之一。
有趣的是,不少存储设备干脆不进行动态的模拟存储空间调度,而是将存储颗粒以类似SLC的模式工作,例如常用于影像设备的CFexpress Type-A卡,这种存储卡不仅性能出众、价格昂贵,而且在容量标定上较为独特,例如80GB、160GB、320GB、640GB等(可以看出它们分别对应了240GB、480GB、960GB、1920GB的三分之一),搭配这类存储卡采用的PCIe 3.0x1通道接口,能够实现全容量900MB/s左右的读写速率。
总结一下:有无DRAM是SSD高端与否的分水岭。也有无缓设计的高端SSD存在,但随机读写性能提升带来的体验提升,我们可以认为能够超过节省的那点成本。模拟SLC缓存容量在100GB上下(以总容量1T为例)的SSD更适合多数人日常使用;全盘模拟SLC的SSD适合跑分和专盘专用的使用场景;全盘模拟SLC而不进行调度的策略,则往往出现在影像存储卡等小体积存储设备上。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